欢迎访问 崇阳县人民政府 · 崇阳县交通运输局 返回崇阳县人民政府网站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
“愚公”支书不忘初心 凿壁攀崖垫资修路

发布时间:2018-07-16 来源:交通局 录入:Gov155 【字体:


“终于等到铺上水泥路了,再也不用爬山绕道了!711日,湖北省通山县楠林桥镇雨山村7组村民黄树泉激动地说。随着一阵鞭炮声响过后,由崇阳县通远集团调集的施工人员正在顶着烈日进行山路硬化........

远远望去,山峰延绵,竹木葱茏,嶙峋险峻。原来,这是一条跨县“断头路”。自古以来,山上山下聚居着崇阳县路口镇绿化村、通山县楠林桥镇雨山村数千居民,他们平时通婚走亲戚,日常来往要么翻山越岭走一条日渐荒芜的羊肠小道,要么绕路楠林30多公里。由于交通不便,信息闭塞,山上的竹木资源无法运出去,山下的商品材料到了山上,“萝卜盘成肉价钱”,这里一度是贫困的代名词。

对此,年已七旬的崇阳县路口镇绿化村红旗支书丁国章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他承诺一定要在有生之年修通这条路。然而,谈何容易 类似这样的路,上面难立项,下面筹资难。怎么办 丁国章与山下的楠林桥镇雨山村支书黄德生商量,想不到两位支书一拍即合,山上山下各修一半,资金先行借贷垫付。自去年2月开始,丁国章和黄德生各自向亲朋借贷垫资40多万元,两村组织的挖机分别从山上山下同时掘进,遇到坚硬岩石则放炮撬开。修路期间,他们天天在山上山下跑,喝山泉水,吃方便面,既要因征地一面向群众作工作,又要为了求借资金向家人作工作。历时1年多,累计花去110多万元,才终于修通这条长4.2公里,宽达5米的盘山公路,至今还尾欠工程资金20余万元。

“我家老丁是黄土掩半颈了,有清福不享,偏要出这个头修路,所有亲戚朋友的钱都借高了,一大家人都因他不得安宁啊!”妻子张秋生这样埋怨丈夫丁国章。而绿化村168岁的丁时良则认为,老丁这样的好支书的确难找,一门心思为群众着想,修路是在积德播福啊!绿化村5组孙海明老人告诉记者,这条路修通一是解决了百姓肩挑背驮出行不便的艰苦;二是作为防火路,可解决护林防火的应急通道;三是作为扶贫路,可发展乡村旅游,带动一方产业发展。

后来,“愚公”支书执着修路的善举经口口相传后,最终感动了咸宁市及崇阳、通山县委、县政府及交通部门领导,市县有关领导经过现场调研察看后,决定将这条路列入扶贫“九有”公路之列。至此,两位村支书悬着的心终于落地,他们付出的辛勤汗水和心血终于得到回报。

在施工现场,崇阳县通远集团施工总监曾利兵说:“这条路有的地方还要拓宽、整形,劳动强度大、施工难度有一点,估计至8月底可全部硬化